解鎖產品經理必備的技能
身為一位產品經理 (Product Manager, PDM),就像是產品的父母,肩負帶領產品走向成長的重責大任。因此這個職位不僅要求具備廣泛的知識,更需要不斷精進各項技能,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。無論您是想成為一位專業人士、剛入門的產品菜鳥,還是經驗豐富的產品老手,持續提升技能都是職涯發展的關鍵。為什麼技能對於此角色如此重要?因為 PDM 的工作範疇涵蓋了產品生命週期的每個階段,從市場研究、需求分析、產品設計、開發、測試到上市,都需要運用不同的技能來應對挑戰。一個優秀的領導者,必須像一位全能的運動員,具備多項專長,才能帶領團隊打造出卓越的產品。這也使得這項工作成為高需求、高挑戰、但也高回報的職位。本文將深入探討擔任此職位所需的關鍵技能,涵蓋硬實力、軟實力以及成長力三大面向,幫助您全面了解所需的技能地圖,並提供自我修煉的指南。無論您是想轉職成為產品人,還是想在現有崗位上更上一層樓,這篇文章都能為您提供指引。
硬實力 (Hard Skills):專業基礎
商業需求文件撰寫 (Business Requirements Document)
商業需求文件 (Business Requirements Document, BRD) 是將市場研究結果轉化為具體要完成什麼事情、需要滿足什麼需求的關鍵文件。BRD 應該清楚描述:
- 商業目標:產品要達成的商業目標,例如提升營收、擴大市佔率等。
- 商業價值:從用戶角度和商業策略角度分別闡述產品能帶來怎樣的價值。
- 功能需求:產品需要具備的功能,以滿足商業需求。
- 市場分析:研究市場及競品狀況,並對市場未來做出判斷,找出產品定位與發展方向。
BRD 是產品開發的起點,也是與高層溝通的重要工具所以要注意不需再注重產品細節,著重產品所帶來的商業價值。
市場需求文件撰寫 (Market Requirements Documents)
市場需求文件 (Market Requirements Document, MRD) 從市場角度出發,向公司內部包括產品、Customer Success、Marketing、業務等詳細描述將要開發的產品,協助團隊理解其市場環境、客戶需求和產品定位和功能。MRD 的主要內容包括:
- 目標市場:產品要鎖定的目標市場。
- 市場需求:目標市場的需求和痛點。
- 競爭分析:分析競品的優劣勢,以幫助團隊了解市場上的格局並理解產品差異。
- 產品定位:產品在市場上的定位,以及與競爭對手的差異化。
- 產品功能:產品的核心功能,以及這些功能如何滿足市場需求。
MRD 是在BRD 被管理層核准後,用作與內部團隊溝通的重要文件。
產品需求文件撰寫 (Product Requirements Document)
產品需求文件撰寫 (Product Requirements Document, PRD) 是對產品最詳細描述的文件,需要列出所有期待的產品功能、特性等要求,以便設計人員和開發人員能夠根據 PRD 直接工作。PRD 的組成內容:
- 產品概述:介紹產品的基本訊息:名稱、描述、版本號以及產品的目標和價值。
- 使用者故事:以使用者的角度來描述,通常以(使用者身份)需要(產品/功能),達到(目的)的方式表達
- 功能需求:定義產品開發後需要具備的功能和特性,用於管理開發的需求與期望
- 視覺化定義:包括功能流程圖、功能結構、wireframe,有助於設計師及開發團隊更好地理解產品對產品有一致的理解。
- 優先順序和時間表:功能的優先級,以便於與開發團隊確定開發順序。另外還可以包括產品交付的時間表和里程碑。
- 驗收標準:最後還會包含驗收標準,定義如何驗證產品是否滿足需求和規格,確保產品成功交付。
撰寫 PRD 的核心目標,在於讓參與產品開發的所有角色――包含設計師、工程師、產品經理等――能對產品的整體規劃和定位形成明確且一致的理解。唯有在此基礎上,才能大幅提升協作效率、降低溝通誤差與重複作業的風險,並最終打造出真正契合市場定位與使用者需求的高品質產品。
數據分析 (Data Analysis)
數據分析是必備技能,透過數據分析可以:
- 數據指標定義與追蹤:定義產品的關鍵指標,例如活躍使用者數、轉換率、留存率等,並持續追蹤。
- A/B 測試:透過 A/B 測試,比較不同產品方案的效果,找出最佳方案。
- 數據分析工具:熟悉常用的數據分析工具,如 Google Analytics、Mixpanel、Amplitude 等。
數據驅動決策是現代產品經理的重要技能,特別是B2C 的產品中如何能在現化的數據海洋中抓取有用的資訊尤為重要。
上市策略 (Go-To-Market Strategy, GTM)
產品上市前,需要制定完善的上市策略 (Go-To-Market Strategy, GTM),以確保產品成功推向市場。GTM 策略包括:
- GTM 策略規劃:制定產品上市的整體策略,包括目標市場、產品定位、行銷策略、銷售策略等。
- 產品定位 (Product Positioning):明確產品在市場上的定位,並用差異化突顯與競爭對手的不同。
- 目標客群 (Target Audience):鎖定產品的目標客群,並針對目標客群制定行銷策略。
- 行銷管道 (Marketing Channels):選擇合適的行銷管道,例如社群媒體、內容行銷、搜尋引擎優化 (SEO) 等。
- 銷售策略 (Sales Strategy):制定產品的銷售策略,例如定價策略、銷售通路等。
成功的 GTM 策略能讓產品在市場上獲得更大的成功,亦是產品經理交付產品的最後一步,完成GTM後一般產品就會交由其他團體負責。
軟實力 (Soft Skills):溝通協作關鍵
溝通能力 (Communication)
- 口語表達:清晰、簡潔地表達想法,並能根據聽眾調整表達方式。
- 書面溝通:撰寫清晰、易懂的文件,例如郵件、報告、產品規格文件等。
- 簡報技巧:製作引人入勝的簡報,並能自信地進行簡報。
- 跨部門溝通:與不同部門的同事有效溝通,確保產品開發順利進行。
良好的溝通能力是潤滑劑,能促進團隊協作。
問題解決 (Problem Solving)
- 批判性思考:對問題進行深入分析,找出問題的根本原因。
- 邏輯思維:運用邏輯思維,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。
- 創意思考:跳脫框架,提出創新的解決方案。
需要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,才能應對產品開發過程中的各種挑戰。
時間管理 (Time Management)
- 優先順序排序:根據事情的輕重緩急,安排工作的優先順序。
- 多工處理:同時處理多項任務,並確保每項任務都能按時完成。
- 專案管理工具:善用專案管理工具,例如 Asana、Trello、Jira 等,提升工作效率。
良好的時間管理能力是高效工作的保障。
成長力 (Growth Mindset):持續進化
學習能力 (Learning Agility)
- 快速學習新技術、新知識:需要不斷學習,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,例如了解最新的 AI 技術、區塊鏈應用等。
- 適應變化:在快速變化的環境中,需要具備適應變化的能力。
自我反思 (Self-Reflection)
- 定期檢視工作成效:定期檢視自己的工作成效,找出需要改進的地方。
- 從錯誤中學習:需要從錯誤中學習,避免重蹈覆轍。
尋求回饋 (Seeking Feedback)
- 主動向團隊成員、主管、使用者尋求回饋:了解自己的優缺點。
- 將回饋轉化為改進的動力: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,保持競爭力。
持續學習和成長是保持競爭力的關鍵。
總結
擔任產品經理的技能養成是一個持續的過程,沒有一蹴可幾的捷徑。透過不斷學習、實踐和反思,可以逐步提升自己的硬實力、軟實力和成長力,成為一位更優秀的產品經理。這不僅需要個人的努力,也需要公司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和發展機會。
這篇文章是「產品經理修煉之路」系列的第一篇,接下來,將針對每一項核心能力進行更深入的探討,分享更多實用的技巧和案例。敬請期待!